2022年10月11日至12月14日,检测评价室一行两人在陕西省三道沟煤矿,连续工作60余天,累计井下作业50多个班次,充分发扬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实干精神,圆满完成了综采工作面高效降尘技术研究项目的现场工作。
煤矿井下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,加之在作业时需要佩戴超过5斤重的防护用品,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小阻碍,并且设备现场安装只能在矿井检修的夜班进行,杨汉彬同志和王志恒同志常常需要在凌晨进行现场作业,昼夜颠倒和饮食不规律更是家常便饭,由于长时间的作息不规律,两名同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耳鸣及呕吐现象。
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,材料需要人工从地面搬运至井下工作面,抑尘剂重达1吨以上,各类矿用高压管800余根,三通、直通及控制阀上千个。拆除、搬运废旧管路300余根,控制箱和控制阀门共计近百个。由于井下作业缺乏照明,梳理管路时只能俯身于支架地板上方,将整个手臂置于缝隙间艰难探索,不经意间就会刮破手臂和指尖。常常一个管路的连接就需10多分钟,长时间的跪地俯身也让两人的膝盖出现红肿和阵痛。重约40余斤的设备需布置到6米高空,要双臂上举,用头部顶起,几天下来,两人的膝盖红肿,手臂酸痛。尽管面临着重重挑战,但两名同志不惧艰难困苦,坚持到工程完工,设备安装完毕,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作任务。
两位同志都是90后,一个是2个孩子的父亲,一个是刚毕业的研究生,在偏僻艰苦的煤矿坚守2个多月,下井50多个班次,对他们是异常严峻的考验。穿着工作服到井下工作面走一圈,都会汗流浃背,何况他们每天还要搬运很重的设备,安装调试。每天回到宿舍浑身就像散了架,趴在床上就起不来,但一想到工作还没完成,第二天还是毅然起身奔赴工作现场。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作为始终奋斗在职业健康事业一线的他们,难免会面临“小家”、“大家”的取舍问题。杨汉彬同志家中两个年幼孩子和妻子相继感冒发烧,缺人照料,他一边安慰妻子家人一边坚持工作,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
重体力、高强度的工作,他们身心俱疲,艰苦的、恶劣的工作环境,没有吓倒他们,为了煤矿工人不再遭受粉尘的危害,为了他们脸上不再满是煤灰,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这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,我们职业卫生工作者就是哪里艰苦去哪里,哪里有危害去哪里。为了践行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,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为“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健康发展”,我们勇于使命担当,以实际行动守护劳动者健康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!

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北路27号 邮编:102308 文件下载 视频中心
电话(传真):010-69805342 管理员邮箱:admin@niosh.org.cn 公安备案号:11010902000463
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北二分 备案序号:京ICP备09064844号

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北路27号 邮编:102308 文件下载 视频中心
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北路27号 邮编:102308 文件下载 视频中心
电话(传真):010-69805342 管理员邮箱:admin@niosh.org.cn 公安备案号:11010902000463
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北二分 备案序号:京ICP备09064844号